辽宁省会计与珠算心算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促进辽宁省会计与珠算心算学会(以下简称“学会”)高质量发展,按照《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国会计学会关于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会计学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会学〔2023〕9号)有关精神,结合辽宁省经济发展和战略布局对我省社团的规范性要求以及辽宁会计行业和学会事业发展需要,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团结全省会计和珠算心算工作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和财政会计中心工作,推动会计和珠算心算理论与方法创新,服务改革与发展实践,弘扬传统文化,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繁荣我国会计事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
未来五年,学会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牢记“国之大者”“省之要事”,聚焦辽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财政会计中心工作,凝聚全省会计和珠算心算学术人才力量,着力“五个加强”,即加强会计学术研究和交流,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加强会计人才培养,加强学会能力建设,加强服务会员,把学会打造成学术研究的中枢、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辽宁会计学术高地、会员之家,更好发挥学会服务经济建设和财政管理工作全局的重要作用。
二、主要任务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学术研究和交流。
1.探索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在中国会计学会的带领下,系统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所具备的业务活动特征,总结规律性认识、提炼标识性概念、突出标志性成果;辩证吸收国外有益成果,强化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以会计本质、会计目标、会计职能等为核心的会计、财务与审计理论体系,推动财会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更好发挥作用。
2.着力推动重点问题理论攻关,系统开展有组织的学术研究活动。围绕会计与国家治理、会计与宏观经济运行、会计与财政金融政策等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化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全省会计专家学者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包括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相关会计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会计应用理论研究,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财政会计中心工作。
3.做好论文征集、重点科研课题的组织管理,有效促进学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加强顶层设计,做好选题规划,建立健全公开征集意见机制、联合选题机制,拓宽选题来源,提升选题的科学性、代表性。健全和完善论文征集、科研课题项目的申报、立项和结项评审等制度规范,做好团队组建、调研考察、专题研讨、引智借力、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探索研究成果的甄选使用机制,构建对课题报告、会议成果、论文等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评价的遴选、转化和应用体系,并对重要的系列成果进行专文呈报和定向推送,加强学术成果对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指导作用。
4.举办高质量学术年会,打造最具影响力的交流平台。精心组织学术年会活动,通过科学确定主题、邀请知名专家、征集前沿成果、联合办会等措施,将“辽宁省会计与珠算心算学会学术年会”打造成为会计界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术活动品牌。加强与上级及省内外有关会计和珠算心算学(协)会横向、纵向联系和交流,搭建互联互通、共创共享的学术交流平台。探索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传递国际学术动态,开展国际会计实务经验交流。
(二)建立机制,资政建言,发挥高端智库作用。
5.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智库人才发现机制。研究制定符合学会组织特点、突出专业特色的智库建设办法,做好新型智库的顶层设计。结合财政中心工作和会计改革与发展实践,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学会会员和有关专家学者,综合考虑课题立项、学术成果、教学质量、工作业绩等定量指标,以及道德品质、专业素养、创新意识、学术资源等定性指标,遴选政策水平高、研究能力强、应急响应快、服务效果好的会计人才进入智库专家队伍,建立更具灵活性、效率性和可持续性的选才机制,充分发挥智库人才的优势与专长。
6.逐步形成符合学会实际的智库运行机制。构建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智库人才评价机制,动态调整、持续优化智库人才的配置与结构。构建将党政部门、主管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中介机构与相关专家紧密联系的双向沟通机制,保证智库产品供求信息的及时对接。构建以项目制为导向的智库管理体制,组建项目团队承担有关单位组织的项目评审、调查研究、课题合作等任务,提供高质量的智库产品。
7.积极稳妥推出形式多样的智库产品。逐步打通咨政建言与课题研究、交流研讨、项目评审等工作的联系,对智库报告、课题成果、学术论文、实践调查、会议共识等研究成果定期总结形成智库成果,适时推出适应宏微观管理需要的智库产品。探索编发《成果要报》《观点摘编》等咨政建言材料,采用定向征集、集中报送等工作方式,由学会定期收集整理形成资政建言材料,按程序呈报省财政厅及相关工作主管机关。
(三)举办竞赛,组织培训,选拔和培养专业人才。
8.开展专业技能比赛。举办智能会计大赛等专业技能比赛活动,宣传贯彻会计法、会计准则制度,营造学习会计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增强会计人员技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浓厚氛围。举办珠心算比赛,组织参加海峡两岸珠算珠心算通信比赛、全国珠心算比赛等。
9.举办专业高端培训。围绕学术论文和课题写作、会计案例写作、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前沿知识、理论最新研究成果、会计实践创新、管理会计应用等内容,举办专题讲座或培训班,通过“线上”与“线下”、“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方式,为会员提供学术、业务的专业服务和指导。组织会员参加财政部、省财政厅及上级学协会的业务培训。为重点地区、行业中的单位会员提供定制化培训服务。
10.开展珠算心算培训与宣讲系列活动。举办珠算心算师资(珠算传承人)培训,弘扬传承珠算文化,提高教学人员素质和教学水平,促进珠算心算事业规范化与专业化发展。与高职院校、社区合作,开展珠算文化进社区、进校园宣讲活动,加强珠算文化宣传,开展珠算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讲。探索与医、养部门联合,开展珠心算习练与康养结合试点工作。选择与老年大学或社区合作,开展老年珠心算、珠心算爱好者教学试点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动珠心算教学发展。
(四)整合资源,完善制度,加强学会能力建设。
11.建立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健全政产学研联合确定科研课题选题机制,定期向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会计专家学者征集意见建议。开展重大科研任务选题研讨活动,加强选题的实用性论证,发布重要选题指南。推动建立政产学研联合调研机制,围绕重点任务和突出问题,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成立联合调研组,开展省情调研、学科调研、政策调研、重大实践问题调研、会计实务工作先进成果经验调研。加强会计主管部门、社会与会员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与会计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单位、教学指导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提高联合开展活动的能力和效果。
12.完善学会管理制度。坚持和加强党对学会工作的领导,以党建统领学会工作,确保党建相关要求写进学会章程。完善学会议事决策制度,建立以会员大会为龙头,以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会长办公会为重点的议事决策工作格局。对各类会议分别明确议事范围,规范议事程序,加强决策监督,建立反馈机制。建立健全会议组织等规则,完善重大决策事项呈报请示制度。建立健全秘书处工作制度,优化内部控制操作规程,提高秘书处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效果。
(五)多措并举,精细服务,建设会员之家。
13.探索构建会员分级分类管理服务机制。完善会员管理和服务模式,构建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会员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分级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包括诚信状况、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社会贡献等多个维度的会计学术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会计人才评价对不同层次会员吸收、培养、晋级的导向作用。建立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会员分别搭建学习、交流、展示平台的运行机制,促进会员成长进步。推动会员管理与学会建设深度融合,引导会员积极参与学会工作。加大青年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和培养青年会员。完善会员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失信会员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制度,对失信会员在课题申报、智库建设、会员晋级等活动中实现“一票否决”。
14.多项举措服务会员。加强学会宣传,积极发展会员,扩大会员规模,服务更多更广泛的会员,不断提升学会影响力、凝聚力。根据会员单位类别,合理设置会员服务机构,建立良好有效的运行机制,征集、了解会员的建议和需求,组织开展丰富的研讨交流活动。创新服务模式,提供定制服务。进一步探索优化信息服务载体,以成果要报、观点摘编、学术动态、工作简报、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不同平台为会员和有关会计人员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交流、信息共享服务。完善学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功能,为会员提供一个综合性的网络服务平台。
三、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保障机制。
加强党对学会工作的领导,确保学会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完善学会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规范会员大会、理事会有关工作,畅通会员提出诉求、表达意愿、参与管理的渠道,落实民主决策、加强内部监督。
(二)完善资源保障机制。
强化第八届理事会有关机构运行,充分发挥常务理事、理事、会员及其所在单位作用,建立综合筹集人、财、物资源的制度机制。加强学会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应用,将数智化作为开展工作、服务会员的有效手段,为会员提供更为便捷的数智化服务。
(三)建立跟踪反馈机制。
建立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跟踪、反馈工作机制,对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从实施进度和实施质量两个维度,对主要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对实施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动态优化实施方案、改进实施手段,确保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顺利实现。
附件下载
上一篇: